当前位置:景德镇市中医院 >> 医院动态 >> 浏览文章

【医学知识】心脏介入相关知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3日

 

起源:
1929年Forssmann将自己的左臂麻醉后将一根输尿管插入了肘前静脉,并向前推进,直至他的右心房,利用X光胶片记录下整个过程,拉开了人类心脏介入治疗的序幕。1977年Andreas Gruentzig教授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例PTCA手术,之后经历了裸金属支架时代、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发展到今天的生物可降解支架时代。每一个时代的更新无不体现着心脏介入医生的奉献和创新精神。
概念:
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微创的诊治方法。
 优点:
 具有手术创伤小,只须局麻。手术时间短。患者承受的痛苦轻。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费用相对较低、疗效立竿见影、不影响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等优点。
 种类:
 它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 PTCA +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等。
适用症:
1、对于绝大多数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均可经介入性治疗进行根治。
2、风湿性心脏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或合并中度以下二尖瓣关闭不全,而瓣膜无明显钙化、变形者,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已完全替代了外科手术治疗。
3、对于严重心动过缓行起搏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性疾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根治方法。
4、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对于明确病情,判断预后以及积极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对于挽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心肌梗塞病人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成效显著,对于改善较为稳定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及提升患者耐受各种事件打击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